公司新聞
中證網訊(記者 王可)5月29日,綠地集團披露能源產業轉型發展的最新進展,明確能源產業作為綠地“新賽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持續發力推進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綠地能源產業全力做強能源戰略采購、儲備及保供平臺功能,積極拓展上游資源及下游客戶,提升倉儲、運輸等基礎設施配套能力,業務規模和業務能級實現了新的跨越,邁上了新的臺階,預計今年收入及利潤同比增幅有望達到50%。
推動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是綠地集團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轉型升級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綠地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指出,綠地緊緊圍繞時代發展、國家戰略和民生需求,積極提升“老賽道”、開辟“新賽道”,持續深化企業轉型升級,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全力以赴推動高質量發展。
綠地積極開辟新賽道,推動能源產業邁上新臺階,主要在以下幾方面發力:一是大幅提升平臺能級。在上海市政府及市經信委的大力支持下,綠地能源自2009年起就開始承擔上海市電煤保供的重要任務。多年來,綠地能源始終為華能、上電、申能等3家發電集團10余個發電廠供應優質電力煤炭,年保供量超過500萬噸。
2022年10月,國家發改委下發《2023年電煤中長期合同簽訂履約方案》,把綠地能源作為上海市的戰略性采購平臺,納入國家發改委統調電廠系統成員企業,并在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平臺錄入上下游合同。由此,綠地能源成為國內除上游煤礦企業及下游電力企業之外,僅有的電煤保供平臺企業。為綠地能源強化體系建設,提升業務能級,進一步推進電煤保供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二是持續打通上游資源。今年以來,綠地能源堅持“長協煤和市場煤并舉發展”,持續擴大與中煤能源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及晉能、陜煤、內蒙古各煤礦的中長期業務合作,大力拓展上游資源采購渠道。經過努力,取得了較大突破,年煤炭采購量已逐步增加至1500萬噸,顯著提升了對上游資源的配置能力。
比如,綠地能源與中煤能源集團合作共建上海市電煤儲備基地,增加長協煤采購量100萬噸;綠地能源與國家能源集團就上海地區能源保供及儲備達成合作,增加長協煤及市場煤合計200萬噸;綠地能源與晉能控股集團深化業務合作,在長協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市場煤采購量;綠地能源與內蒙古的伊東、興隆、恒東、烏蘭等煤礦企業擴大合作,將增加煤炭采購量100萬噸。
三是不斷拓展下游客戶。綠地能源依托煤炭儲、運、銷的一體化業務優勢,不斷拓展下游客戶,持續擴大市場份額。一方面,繼續鞏固上海地區已有的保供客戶。已經與華能、上電、申能等發電企業簽訂了年度保供合同625萬噸。在確保合同供應量的基礎上,還將新增供應近200萬噸。另一方面,積極開拓江蘇、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其他省區的客戶。根據合作協議,將對江蘇中電投闞山電廠、江蘇南通電廠、浙江長興電廠、江西贛能股份電廠等客戶,增加煤炭供應量約200萬噸。
四是持續增強基礎設施配套能力。擴大煤炭倉儲基地;目前,綠地能源在北方的秦皇島港、曹妃甸港各有3萬平方米倉儲基地,可堆存煤炭30萬噸;在南方的太倉港也建立了10萬平方米的煤炭儲備保供基地,可堆存煤炭60萬-70萬噸。在此基礎上,綠地能源還將在廣西防城港等地籌建新的倉儲基地,以滿足更大范圍的煤炭周轉及保供。
提升煤炭運輸能力。根據在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平臺的購銷合同備案,并經太原、呼和浩特等鐵路局審批,綠地能源自有的備案鐵路運力約555萬噸。在此基礎上,綠地能源還加強與中煤、國能等企業的合作,共享其鐵路運力資源。此外,綠地能源還積極提升海運能力,打造礦、路、港、航一體化的運輸體系。
五是積極打造進口平臺和渠道。綠地能源將在做平臺、調結構、提質量上持續發力,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能級。下一步,計劃在上海、北部灣等沿海地區,打造煤炭進口平臺和渠道,積極引進印尼、澳洲、俄羅斯等海外煤炭資源,作為內貿市場煤的有力補充,供應沿海及內地重點發電企業客戶。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綠地集團:全資子公司擬向上海地產(集團)借款14.50億元 年利率為6%
綠地集團:3.15億美元出售紐約項目中兩棟公租公寓樓 一季度新增融資提款約100億元
福建南方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
杭州士蘭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暨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暨現金分紅說明會
深化投資者保護理念 助力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暨中小投資者走進伊力特活動成功舉辦
《股東來了》(2023)浙江片區: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